关于市政协十六届二次会议第95号提案的答复函
韩振武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六届二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在老旧小区安装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提案”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是编制专项规划。2021年,市规委会批准了《淮南市公共充电设施布点规划(2021-2025年)》,规划到2025年,利用既有公共停车空间和便民停车行动新增公共停车空间,配建公共充电桩1756个。根据工作安排,市住建局正在起草《淮南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管理行动方案》。《方案》明确,未来我市将以自用、专用充电基础设施为主体、公用充电基础设施为补充,依托“智慧泊车”管理平台,建立以“车联网”智能充电服务平台为支撑,适度超前、车桩相随、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实现市区范围充电基础设施2公里服务半径全覆盖。
二是2023年充电桩建设计划。依托建发、交控、供电公司等各类建设主体,年内新建充电桩1000个以上,形成充电设施2公里服务半径全覆盖。其中,由市建发集团在智慧泊车项目新建的停车场和机关事业单位、产业园区、文教卫体场所、公园游园等既有停车场加大公共充电桩建设投入;由市交控集团结合公交场站建设,在公交场站配建、扩建专用充电桩,并将具备条件的专用充电桩向社会公众开放使用;由国网淮南供电公司利用自有场地,在市区加快推进公共充电桩建设,并逐步向乡镇延伸。
三是建立充电设施监管平台。学习借鉴合肥充电设施管理模式,依托智慧泊车管理系统,建立全市统一的充电设施信息化管理平台(充电APP),引导各运营主体将充电设施接入平台,最终实现充电设施“一网统管”、全域覆盖,并与“皖事通”系统互联互通。通过平台,市民可以查询空闲充电桩点位、扫码支付充电费,管理人员可以及时发现运行异常并督促检修,对长期无法使用的“僵尸桩”及时拆除。
四是提升小区改造公共服务。在2023年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中,我市将片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列入重点工作,会同民政部门,快速推进家政养老、老年助餐点行动,已建成投用16处;会同教体部门,将口袋公园、绿道建设与快乐健身活动相结合,完善社区慢行系统,完成15个口袋公园、15公里绿道;统筹谋划实施便民停车、充电桩建设、国球进社区、设施提升改造等工作,截至目前,已配套建设非机动车充电棚70处,配套建设机动车充电桩15个。供水、供电、供气、弱电等专营设施改造按照同步设计、同步实施、同步移交投入使用的思路,改一片成一片,避免二次或多次开挖,减少对居民生活影响,提升居民满意度。
再次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希望您能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办复类别:B类
联系电话:5361209
联 系 人:艾军
2023年8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