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知识专题

发布日期:2024-06-07 16:45来源: 淮南市城乡建设档案馆作者:档案管理室阅读次数:字体:[ ] 背景颜色:

一、国际档案日的由来

194869日至1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了一场国际档案工作者会议,会议决定成立国际档案理事会(ICA)。

200711月,为庆祝200869日国际档案理事会成立60周年纪念日,国际档案理事会全体成员在加拿大魁北克举行的年度全体会议上投票决定,将每年的69日定为“国际档案日”。

202469日,我们即将迎来第17个国际档案日,其主题是“筑梦现代化,奋斗兰台人”。

二、档案与“兰台”

兰台是汉代宫内藏图书之处,是我国最早的官方档案馆,经过千年的演变,现在“兰台”一词已成为用来泛指档案保管机构和档案工作的代名词,档案工作者也就被称为“兰台人”。

三、档案的重要性

档案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原始记录,承载着过去,链接着未来。

档案是历史的真凭实据。档案记录的历史具有客观性,它保留了当时的历史真迹,如原始的印信、手稿、音像等,是机关单位中信息工作必不可缺的信息工具,处理业务和履行职能的手段,因此就要利用档案的信息来熟悉各项工作的内容,规划决策以及处理事务的前后条件,方便工作的正常开展。

档案是生产活动的参考依据。档案记录了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与大自然融合、积极斗争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可以为社会建设提供重要的依据和参考资料。以城建档案为例,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各个工程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做好城建档案的管理,可以为城市规划、工程建设及维护提供参考。

档案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条件。科学研究工作的发展,要依靠人类的实践,通过不断地总结前人研究的成果,吸取其中有益的经验教训,从而少走或不走弯路。档案是记录前人研究成果的最原始的资料,具有真实可靠性。

四、我国档案事业发展历程

194911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秘书厅成立档案科,同年故宫博物院文献馆改名为档案馆,以此推进历史档案的保管与利用。

195411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设立国家档案局,同年12月第一次全国档案工作会议在京开幕,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和省(市)级机关文书处理工作和档案工作暂行条例》,为全国档案事业的建立提供了制度保障。

1956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强国家档案工作的决定》,这是我国第一个专门针对档案工作的法规文件,是我国档案法规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95910月,中央档案馆正式开馆。

1979年,曾三、张中、裴桐、吴宝康、韩毓虎等21位档案界人士发起筹备档案学术研究团体——中国档案学会。

19805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第21次会议作出开放历史档案的决定,为档案开放利用工作指明了广阔发展方向。

1987年,我国首次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该法成为档案工作有法可依、依法管理的重要依据,为档案事业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

19969月,我国成功在北京主办了第13届国际档案大会,并成为国际档案理事会主席国。

2020年,全面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正式颁布并施行,这是对国家发展需要与社会建设需求的适应性调整,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档案和档案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将档案事业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全面推进四个体系建设提供明确方向和目标。

2022年,国家档案局启动档案系统三支人才队伍评选,旨在建设一批高素质专业化档案人才队伍,激励档案工作者在新征程新阶段有所担当、有所作为。

2024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条例》正式施行,为档案事业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分享到: